“AI成长潜力”全国第二!成都人工智能“爆发”背后是?
来源:【天府融媒】
国产机器人控制器打破国外垄断、
发布我国首个基于视觉扩散架构的
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
研发国内首颗X86架构
通用服务器CPU芯片
……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
成都实现多项技术在全国领先
“AI成长潜力”排名全国第二
为科技前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下,成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AI+”多赛道崭露头角,这也折射出成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达780.3亿元。
那么
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取得
技术突破与快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我们一起往下看
瞄准场景落地
成都AI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很“热”,引得很多企业蜂拥而上。但如何实现商业化,是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破题?找到应用场景、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是关键。
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者AI”)瞄准音乐、美术、智能体、安全等场景推出了多样化AIGC产品。其中,其推出的行者AI音乐教育平台,已在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华兴分校等多所学校落地。“该平台自去年推出后就已迅速实现营收。”行者AI COO陈洪宇透露。

成功变现之前,行者AI也曾走过“弯路”。“我们此前推出过一款面向C端的AI音乐产品,用户可以用它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积累了10余万的用户量,用户很愿意体验,但愿意为此买单的人很少。”
对此,陈洪宇表示:“在提供AI产品或AI能力时一定要考虑产品产生的价值,或有商业价值,或者能为行业实现降本增效。产品创新不能纯做技术,而要与场景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商业化成功才能形成正向驱动的良好循环。”
仔细分析原因后,行者AI迅速做出调整。“我们的优势在于垂直行业大模型,通过大模型实现教育领域的降本增效,解决用户实际问题。”陈洪宇的观点也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

成都它思科技有限公司是清华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在全国多地实现项目落地。公司CTO聂玮奇表示:“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而很多前沿的技术与他们其实关系不大。它思科技也是一直坚持以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可喜的是,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已有积极进展。比如,专注于图像和视频内容生成的海艺AI除通过个人订阅收费外,还开始尝试将技术运用到实体经济领域,目前已进入良性循环……
技术创新不可或缺
踏浪人工智能离不开“长期主义”
要想在“AI+”前沿赛道上站稳脚跟,技术储备和对前沿技术的敏感也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的成都晓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多科技”),已在智能客服领域深耕十年。一路走来,晓多科技创始人江岭表示:“这十年是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很多人还“看不懂”人工智能客服这个方向,晓多科技已坚持在该领域布局。“产业发展早期是布局的最好机会,竞争对手还比较少,如果能找到一个值得被解决的问题而又有技术,就容易脱颖而出。”江岭说道。
晓多科技也是在自身AI技术的不断迭代中,踩准了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每一步,其推出的“晓模型”已成功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对此,江岭表示,ChatGPT爆发之前,晓多科技就一直在积累相关技术及数据,“我们在长期服务用户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数据训练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晓模型’,不断增加模型参数,又为业务进一步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可以解决业务场景中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渐进式的提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这一轮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爆发,掀起了行业热潮。但实际上,其技术路线并不新,这背后还是要结合场景、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需要对用户需求及前沿技术有敏锐的洞察,这种洞察来自创新一线的实践。”江岭如是说道。
同样扎根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沈复民,对此亦有深刻体会。沈复民是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CEO,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已有10余项人工智能核心领域成果实现转化,其中自主研发的业界首款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MAGIC码极客,已累计为国内外500多家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覆盖高端屏显、轨道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这背后,离不开团队长期以来的“技术储备”。
“目前我们正与蜀道集团洽谈合作,推动新研发的道路智慧化监管系统在四川高速公路上应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布局‘AI+’工业,借助大模型产品赋能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沈复民说道。

在成都,还有许多“晓多们”“考拉悠然们”,坚持做长期主义者,持续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成为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在业内崭露头角的“关键一招”。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
今年,成都再次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而在此次人工智能浪潮中,高校团队、成果转化项目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已在工业AI质检、AI机器人、端侧大模型等领域推出了多个全球首创、行业领先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CEO孙晓刚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博导,拥有近20年AI深度视觉、智能物联网、AI边缘计算的项目经验,其中包括人民币视觉质量检测在内的高难度项目服务;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顾实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数据、智能与认知实验室主任。

这个以高校博导为核心的创始团队从公司成立之初,即聚焦AI开发落地难点,结合真实业务需求,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目前已经和多家世界500强公司、10余家上市公司形成合作,服务客户上百家。

成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教资源丰富,这也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成长提供了创新的“基本盘”。在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中,能看到不少类似企业——
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领衔成立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构建万物AI的美好世界;
电子科技大学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洪成立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外骨骼机器人”……
成都丰富的科教资源也为人工智能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良机。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的“AI数字人”“数字大脑”等产品在提升工作效率上效果显著,公司创始人肖雪松曾提到:“随着创业的不断深入,我们明显感受到若仅依靠公司力量做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一方面可以了解国际国内技术前沿动态,另一方面可以为实验室里的成果找到新的创新应用点。”近年来,明途科技已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同开展深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类似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无一不彰显着成都这个科创“智高点”的活力。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深入,更多实验室里的前沿成果有望走向生产线,释放更大创新动能。
竞逐人工智能赛道
成都六方面多管齐下“保驾护航”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近年来多管齐下,不断“加码”——
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牵引,聚焦“一核一区多园”空间布局,打造“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推动研发智能化、产业智能化、治理智能化,形成了以行业融合应用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
完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成功申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2家、建成“智能协同计算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布局建设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引聚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蓉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方面,持续加大对上重大项目争取力度,争取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个;争取首批省级人工智能科技项目36个,占全省总数62%。另一方面,围绕智能芯片、行业大模型、机器人等方向,技术创新研发项目30个,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0个,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加速应用迭代升级。
推进人工智能重大成果转化落地。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对接相关高能级创新平台、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洽谈一批重点人工智能项目;开展“中科大校友‘四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引进18个高能级项目,招引15个顶尖人才团队;建成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服务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加大科技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力度。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出“积分贷”,帮助180余家人工智能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积分贷”等“科创贷”超过5亿元,“科创投”系列基金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14家、总金额6080万元。
培育人工智能企业创新主体。多措并举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截至目前,成都市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902家、高新技术企业634家。
加快技术攻“尖”、应用拓“新”
成都企业正竞速人工智能赛道!
来源:锦观新闻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共建从“链”到“圈”生态体系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开启竞速模式

8月,四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拟)即将在成都成立,这是一家集中省内优势资源打造的新兴企业,牵头人四川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会长彭倍计划,年底前公司将推出第一台人形机器人。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四川卷起千层浪。从大模型、算力到具身智能,各条细分赛道创新企业开启“大练兵”,外省高校团队和企业也纷纷落地四川“安家”,共建行业生态,抢占未来先机。
日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决定》指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将“人工智能”列为今年1号创新工程的四川,正不断夯实创新“家底”,助推Ai产业加入全国竞速。

人工智能行业研讨会

打通Ai产业链|创新企业活力持续释放
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产品琳琅满目地陈列在一个圆形展厅内,有“火眼金睛”高效识别产品瑕疵的工业AI质检相机,也有“一芯多用”主控板合成系统……
这家创立近4年的公司刚于6月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根据四川文化产业基金发布的消息,本轮融资由申能诚毅联合四川文投等共同参与,四川文投已与阿加犀在成都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并顺利完成项目交割。
目前,阿加犀正在部署产业落地,依托其产品能力,赋能工业AI质检、智能机器人、智能边缘计算及边端大模型应用等领域的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升级和降本增效。

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
“实际上和四川文投能成功对接,是因为参加了一场行业活动的契机。”阿加犀CEO孙晓刚告诉记者,成都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不管是政策还是各种活动,都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创新活力得以持续释放。据了解,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截至目前已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金融科技等行业细分领域举办了数场研讨会,各种交流会议链接产业、人才与资金,搭建起沟通桥梁,不断建设更加泛在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深化校地合作|大模型团队来川“安家”
“我们5月份才来到成都,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产品研发。”成都它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它思科技”)CTO聂玮奇告诉记者,来成都“安家”,主要想进行新技术落地转化的探索。作为清华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它思科技正在聚焦高可靠、高效益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技术。
它思科技所在的IC设计产业园,2-1号楼里入驻的十几个团队都来自清华,包括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这为各个团队的发展都提供了便利。

它思科技开发的应用产品
如今“百模大战”打响,各省份都在角逐,它思科技也想从中杀出一条专而精的道路来。“我们发现成都不少做大模型的企业,他们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如轨道交通、金融、数字娱乐等开发应用。大家更多地瞄准细分方向做业务垂直,而我们是技术垂直,后期有很多合作空间。”聂玮奇说。
同样是校地合作的路径,金科览智作为人大系成果转化项目,正在拓展西部地区市场,去年落地成都后,目前公司已有一半左右的产品研发放在了这里。
当Ai朋友圈不断扩大,从高校团队到创新企业,四川正吸引着更多科技力量布局。 彭倍认为,既要引进优秀企业也要培养本地企业,有竞争才会有发展,这对四川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着力培育独角兽|加速进军人工智能第一梯队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百行百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通用人工智能产生变革性突破,新一轮竞争中,发展人工智能更是大势所趋。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全国大模型服务备案166个,其中北京占74个,上海34个,广东19个,浙江13个,江苏6个,四川6个,并列第五。
“四川目前还处于第二梯队,企业、资本都在追人工智能,我们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彭倍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四川发展人工智能有多项优势,但面临的瓶颈和挑战也很明显。
彭倍表示,比如人工智能产业链匹配程度不高、学术成果评判标准单一、民间资金不活跃、缺少有引领性的头部企业等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未来四川出现独角兽企业,首先可能会在GPU算力领域。”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企业超过1100家。日前,经信厅印发的《行动方案》提出,明确到2026年,全省高新区协同构建技术互济、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产业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支撑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升位进阶,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推动四川进入第一梯队,彭倍认为,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科技力量,产业发展是一场持久战。当下,他牵头筹办的四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拟)即将成立,“我们整合高校、研究所、企业等资源,把四川最强的力量集合起来,组织行业一起追赶差距。”彭倍说。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问答
新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3月3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电脑软件的技术开发等。法定代表人:ATTANAYAKEJAMESMARIOS.F.成立时间:2...
思为科技怎么样?怎么帮助房企拓客?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流量获取难、拓客难等问题。对于房企来说,想要拓客引流,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官方流量池。那么房企应该怎么做呢?第一,在各大房产网站...
昆山思榕科技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思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不错的公司。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都是不错的。原因是,思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技术和创新领域有着良好声誉的公司。他们致力于...
东莞思榕科技怎么样?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的思榕科技主要生产苹果手机的配件。该公司规模比较大,员工有600多人,都是坐班,比较轻松,福利待遇也很好,工资可以高达7000元以上,值得...
蓝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怎么样?
挺好的蓝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企业信息法定代表人:江南成立时间:2010-07-06登记状态:在营(开业)企业注册资本:322598.711473万元人民币企业地址...
长春市思极科技有限公司是几级单位?
长春市思极科技有限公司是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单位,该公司是由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全资控股的高科技国有企业。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通过官方渠...
讯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非常好的高科技公司,实力雄厚,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十分好。讯思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二〇一五年,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二O一九年﹐认定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
成都漫思科技公司地址在哪里,怎么去?
[最佳回答]地址在:青羊区贝森北路1号1栋五楼501-10漫思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游戏制作的科技公司。公司设有程序开发部、美术部、市场部、行政人事等部门,拥有5...
江苏思极科技是国企嘛?
是国企。国家电网江苏公司江苏思极在国网江苏电力和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的指导下,以电力基础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聚焦“电力赋能5G”和“5G赋能电力”两条主线...
我有个问题不明白,我在篮思科技做了10天左右就出来啦,是自离...
非常感谢您对我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您所反映的问题,现回复如下:根据市房管局《关于淮安市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实施意见》,运河佳苑安置小区由清...